编剧

2021-01-18 16:37:37  来源:
分享到:
      编剧是剧本作者。编剧以文字形式表述节目影视的整体设计作品就叫剧本,是影视剧、话剧中的表演蓝本,成就突出的职业编剧被称为剧作家,最著名及具有代表性的是莎士比亚。编剧的艺术素养要求较高,一般具有较强的文学表达能力,熟悉影视、戏剧广告专题片运作相关流程表现手法等。
    

首要工作

编辑
编剧,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完成节目的整体设计,既可原创故事,也可对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个别须获得授权),一般创作好剧本后,编剧会将剧本交付导演审核,若未通过审核,则可与导演一同进行二次创作(剧本的修改权归编剧所有)。因为各种编剧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不同,编剧一般分为:电影编剧、电视编剧、话剧编剧等。
编剧的大概能力是:
1.影视戏剧广告专题片剧本的前期内容策划: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及方式创意
2.编写剧本,即创作出故事、台词,主戏以及过场戏,突出故事中心,塑造人物性格。
3.把一定内容以剧本或稿本形式表现出来,掌握电视特性及创作规律,善于运用视听造型来表达事情。和导演一起研究剧本,做出修改,使其更加适合电视表现。

主要流程基本要领

编辑
专业的编剧对中文、影视文学、各种书籍等都较了解;并熟悉影视、戏剧、广告、专题片运作的相关流程,熟悉电视、戏剧表现手法。非专业编剧并不在此列。
影片全程分析梳理
编剧应该如何进行影片分析?
——主题 结构 人物 场景 景别 空间 机位 光线影调对话
一 主题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
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二 结构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二.剧作结构分析:
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三 人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四 场景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
场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现代电影的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但是,这两种场景的存在,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规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成如下六种:
1)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往往要选择局部进行拍摄,或者是对局部进行加工才能拍摄,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的时机。
3)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存在,往往不是为了影片的拍摄。这种场景空间十分真实,具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有明显的建筑结构关系,拍摄起来也受一定的限制。
4)场地外景一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摄要求。但是对总体美术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也会受到自然光线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人工场景。这种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与实际的自然场景拍摄在一起,美术设计的透视、比例十分的重要。
6)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环境。
五 景别
电影的景别,是一个电影镜头和画面的视觉形式的表述语言。表面上是一个造型元素,实际上是一个教事的手段。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电影景别的划分大体上有如下的几种形式;l)大远景,2)远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7)近景,8)特写,9)大特写。
电影中的景别,是影片视觉效果、导演语言风格的外在形式之—。决定影片风格,决定叙事风格,决定视觉风格,决定导演风格。
六 空间
在理论的分析中,电影的空间是一个不太具体的概念。
同时,电影的空间又是一个表述的整体概念,它不能离开影片的叙事和影片的主题电影的空间在影片拍摄的表述上是一个虚词,在影片拍摄完成的理论分析上是一个形容词。
但是,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空间是影片具体场景的体现。往往在我们认识电影的过程中,电影的空间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比较广泛,不太具体的甚至是模糊的概念。
七 机位
“机位”是电影的创作者对摄影机拍摄位置的称呼,也是影片分析中对摄影机拍摄点的表述。
实际上,机位是影片导演风格中最为重要的语言形式。
机位的运用是电影的叙事形式。
机位的变化是电影的镜头形式。
机位的变化规律是影片的视觉形式。
从宏观的意义上讲,电影中的机位有如下的意义:
1)机位就是视点。是决定我们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看到影片叙事的发展。
2)机位就是构图。每一个机位拍摄的画面,由于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和构图效果。
3)机位就是调度。每一个机位反映了导演在空间上,在调度上是如何完成电影的叙事的。
我们知道,戏剧场面调度的核心是人物在舞台中的位置。他反映了戏剧导演对人物在舞台上每一个点和位置的处理关系。因为,戏剧的表现是没有景别的划分的,是从一个点上看
到的环境关系和人物的关系。
4)机位体现了导演的叙事方式。有的导演在镜头的转换中,镜头变化的幅度比较小,有的导演在镜头的转换中,镜头变化的幅度比较大。有的导演机位变化比较有规律,有的导演则表现出更大随意性。
九 光线
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灵魂。
电影光线是电影视觉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影光线的使用,体现了导演和摄影师对未来影片画面视觉形式的追求。
光线的感觉表达了摄影师对导演摄影技术掌握的程度。
光线的形式决定了影片的人物形象风格。
电影的光线处理有的追求“自然、真实的效果”,有的追求“唯美、戏剧的效果”,但无论是怎样的效果,都是为了完成人物的塑造和环境的表现。
电影中的光线首先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其次,才是一个艺术的问题。
十 影调
影调——是电影画面色彩关系与黑、白、灰关系的一种视觉感觉和整体的效果。影调的概念,是一个电影摄影中的技术问题。
有人会在影片分析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影片的影调效果,对于我们的常规电影分析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有艺术上的意义?
而我们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中有这样一种切身的体会,影片摄影控制和最终的效果,在影片摄影的局部上是一个技术问题,在影片摄影的整体创作上是一个艺术问题。
影片的影调,是影片总体视觉风格的表现形式。
影片的影调,表面上是影片的整体明暗关系,最终反映出来的是影片的视觉形象风格的整体感觉和影调的整感觉。
影调在影片中的整体控制、一场戏中的控制、一个镜头中的控制,在摄影创作上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胶片类型的选择;有对于摄影对洗印技术的控制;有摄影用光方式、方法的处理;有对于摄影风格的有目的的选择;有对胶片高亮度部分和低密度部分的有效控制;有镜头画面效果控制的设计与风格等等。
影调的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实际上是摄影师对场景中各种亮度关系的分配。而影片中各种影调的处理,完全是导演、摄影师根据影片的内容与影片的风格来决定的。
十一 对话
对话——是影片中推动叙事发展的重要元素。
对话——是人物表达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电影声音三要素:对话、音乐、音响。其中,对话还包括影片中的画外音、(解说词)旁白、内心独白。
影片中人物对话没有速度的要求,完全是取决于叙事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电视新闻的播音速度是3个字/秒,在常规电影中,对话的速度过快和过慢都不好。对此,导演要十分注意有效地控制。
影片中人物的对话,仍然是常规电影中推进叙事、表现人物、塑造人物、表达性格的主要的表现方式。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速度、表情、口齿清晰的程度,又都可以反映和表现出影片人物的特点。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分析对话场景的存在形式、出现的次数、控制的方法,都是我们对影片对话处理的宏观把握。

电视编剧

编辑
电视编剧,也就是为电视剧编写剧本的人。个别在电视台工作的编剧,则是对综艺、报道等节目进行编排。电视台的编剧培训往往为三个月,而要培养一个资深编剧,往往需要平均三至四年的时间。如果领悟力低的话,时间可能会更长。

编剧地位

编辑
编剧为整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核心与灵魂。不仅故事要靠他,剧本要靠他,演员对白都要靠他。而剧本的“本”所表示的并不仅仅是本子,还有根本、基本的含义。
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编剧的地位都不尽相同。在日本,无论电视、动漫、还是电影,管理整个剧情的往往是编剧,导演反而较次。在美国,编剧年薪大都不低,在一般人年薪最高为五万美元之际,美国编剧的年薪却是二十万美元。在香港地区,编剧新人一般月薪为两万港元,逐步可能会提升至三万到四万,有好作品的话会更多。而大陆方面,新人则约为一个月三千元(有的按集数而定)。

编剧荒

编辑
编剧 [1]  是自己进行故事创作和构思,需要较小的局限性,过多的干预往往会导致剧本的质量下降。2002年以前,中国闹过剧荒,后来虽获得纾缓,但时至今日,华人世界的编剧仍然不多,使本土影视界鲜有优秀的剧本。

编剧转行

编辑
编剧是影视界必不可少的一个强力支柱,在这一行业中,换血频繁,既有的作家会转职或兼任编剧,也有编剧会转为导演或者其他职位。例如著名导演李安王晶,著名作家海岩古龙等。

编剧有公式吗?

编辑
是否存在编剧公式呢?是否可以有规律的写出吸引人的电影、电视剧的故事呢?完全的编剧公式是不存在的,但细分析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会发现这其中有规律可循。
美国编剧研究大师Cristopher Vogler(克里斯托弗 沃格勒),写作的《The Writers Journey: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中文译名《作家之旅: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第3版)》王翀翻译;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9787121144103)正是世界上少有的讲解故事规律的写作指导图书。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吸收了卡尔荣格的心理学思想和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研究,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将故事模型分为“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将故事人物总结为英雄、导师、信使、阴影等不同原型。此理论一出,立即震动了西方编剧界,该书也被公认为好莱坞电影人的必读书目。不但关于写作的智慧,同样关于人生的哲学。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之旅”中前行,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就如书中所写,就是一位资深导师,指点我们走好“作家之旅”。

编剧官方网站

编辑
剧坛是全球最大的华人编剧社区,一直努力培养编剧,包装编剧,在编剧界做出重要贡献。2009年5月份,剧坛结合多种推广渠道,组建核心宣传团队,有利的提高了对职业编剧的包装工作。2010年创建业界互动链,有效的促进了编导之间的交流。

编剧的职责

编辑
对于演艺圈来说,编剧 [2]  就是这个行业的基础。编剧有时候也被称为剧作者,他们是电影、电视节目和其他有剧本节目幕后的创意之源。他们可以是独立工作的,也可能供职于某个电视网、工作室或由某个经纪公司代理。有些编剧热衷于某个特殊领域的工作,但总体来说,编剧工作包括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
推销用脚本
许多独立编剧都专注于创作推销用脚本。推销用脚本是剧作者个人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某个雇主授意下的结果。脚本可以是个人的节目规划,也可以是对现有电影电视趋势的全新解读。撰写推销用脚本需要编剧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并独立或通过中介机构完成对市场的调研。剧作者需要知道如何构建一个精巧的故事、创造吸引人的角色,并将这一切通过剧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绝大多数独立编剧的绝大部分推销用脚本都不会变成最终的节目,但成功的脚本可能会吸引到主流制作人的注意力,并使你的事业走上腾飞之路。
改编版本
有些编剧专注于改编,也就是根据业已存在的故事撰写剧本。小说、舞台剧、回忆录、传记、电视剧甚至是前人拍摄过的电影都可以被改编。由于改编牵扯到版权问题,因此大部分的改变行为都发生在制作公司选定目标,谈好版权之后。这时候制作公司会将改编的任务交给他们认为适合这一工作的编剧。
电视节目编排
编剧的另一项工作就是编排电视节目,为电视剧撰写剧本。撰写电视节目剧本与撰写长篇故事片剧本一样都要求编剧富有创造力,同时电视节目编剧还需要满足电视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节目长度、分节(中间插播广告)、集数以及目标观众群等等。
衔接写作
编剧也要负责衔接写作的工作,如为即将上映的节目制作宣传片,撰写电视台宣传片的脚本,并为节目赞助商撰写在节目中使用的广告文案。此类编剧通常都在地方台工作。
修订
大多数编剧的日常工作都包括了经常性的修订。编剧最初的作品通常被称为初稿。随后,制作人、导演、营销人员以及其他参与这一创造过程的人都会对编剧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见(或命令)。编剧必须要在最初的故事和各方的修订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并使节目保持应有的制作进度。
现场问询
在有些时候,剧作者会被邀请到节目的制作现场。这时,他们就需要负责在已有的剧本出现问题或导演又有新的想法时现场修订剧本或撰写新的内容。编剧可能还需要解决拍摄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与演员讨论角色性格和场景,使演员对所要拍摄的场景有更好的了解

知名编剧

编辑

部分名单

(提示:排名不分先后) [3] 
王明
刘和平
王海鴒
王伊则
韩兆
列谨
周星驰
杨议
海岩
位崇玲
吴凯

(责编:admin)